top of page


祭 披 Chasuble
收藏地點|聖若瑟修院 在基督信仰中,不同顏色有不同的象徵意義。例如紅色代表烈火、獻身;紫色代表哀傷、懺悔;黑色代表死亡;白色代表純潔、喜愛;金色代表崇德、莊嚴;綠色代表重生、發展。 祭披,又稱十字褡。天主教司鐸和主教進行大禮彌撒時罩在長袍外的一種無袖禮服。 禮儀用品 布 /...


聖爵 Chalice
收藏地點|主教公署 銀製聖爵,鑲有玉石雕花,底部刻有「北京天主堂製造」銘文。 禮儀用品 銀 / 122.5cm x 11.5cm 圈口直徑 / 9.5cm 足口直徑 / 13cm


伊斯蘭教念珠 Prayer Beads
收藏地點|嚤囉園 伊斯蘭教念珠一般也稱作「泰斯比哈」,來自阿拉伯語「撒巴哈」贊念的意思。根據《古蘭經》第二章152節經文「妳們記憶我,我就記憶妳們」,穆斯林每天都要記憶(贊念)造物主安拉。除了每日的五次禮拜之外,口中要時時贊念「贊美安拉」、「感謝安拉」、安拉至大「也都屬於記...


《 爾國臨格:港澳及內地聖公宗圖片史 》
Thy Kingdom Come :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Anglicanism in Hong Kong, Macau, and Mainland China 《爾國臨格﹕港澳及內地聖公宗圖片史》豐富地勾勒出香港聖公會過去200年的歷史,共...


《澳門基督教墳場》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: Protestant Burials in Macao
澳門基督教墳場,常被稱為馬禮遜墓園,是澳門現存最古老的墓園之一。這片土地留下了基督教(新教)傳入中國的第一個足印。澳門曾經是中國與西方連繫的主要窗口,歐洲人經過遙遠的航程後來到這裡,當中不免有客死異鄉的。然而,當時葡萄牙人不允許非天主教徒的西方人安葬於城牆內,居澳的歐洲基督...


披肩 Humeral Veil
收藏地點|聖若瑟修院 一條長2.5公尺、寬70公分的服飾:聖職人員披在肩上,用其兩端蒙手,以奉送物品。現時多於聖體降福禮儀中時用。 禮儀用品 布 / 270cm x 57cm


關於哲理的著作 ―《已答之問》Some Answered Questions
收藏地點|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《已答之問》是一部重要的陪伴了數代巴哈伊成長的巴哈伊著作,飽含著教長阿博都―巴哈的睿智博思。其文洋洋灑灑,廣泛論述了信仰、社會、人生等諸多論題。 對一些棘手的哲學問題,教長的解釋猶若庖丁解牛,游刃有餘,令人讚嘆。此書成為尋道者的智慧寶庫,實能為之...


大成金光水幽 Liturgy of Salvation and Refining Ghosts in Sea
收藏地點|澳門吳慶雲道院 此《大成金光水幽科儀》為光緒十九年(1893),鳳城鏡湖道院的藏版,一部專為超度濟煉遭逢水難亡魂的科儀是十分罕有。由於救拔的對象是水魂,進行《大成金光水幽科儀》的法壇多設在海/河旁或在船上,並燃點及施放水燈,開明黑暗,救度水魂。 禮儀⽤品 紙質書...


羅拔 . 馬禮遜牧師及家人之墓 The Tomb of Robert Morrison and His Family
馬禮遜是首位來華宣教的基督教牧師,他是基督教在19世紀得以在中國傳播的關鍵人物。1807年,馬禮遜抵達了澳門,當時他在澳門並不受歡迎﹕清帝國不願洋教流入境內、澳督害怕天主教信仰受威脅、連英國同胞都憂慮馬禮遜的傳教工作會激怒中國人而毀掉廣州貿易。然而,馬禮遜在貧病交迫之際還是...


崇拜生活 ― 禮文書 Worship and Liturgy - Order of Service
聖公會的崇拜主要有早禱、午禱、晚禱和聖餐崇拜。早禱、午禱、晚禱是源自猶太教的禱告時辰。我們藉著早、午、晚禱,與世界各地的兄姊每日不停讚美歌頌上帝。聖餐崇拜是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中親自設立的聖事,在以馬忤斯和加利利湖邊,使徒和門徒藉著「拿起、祝謝、擘開、分給」的動作而認出復活的...


巴哈伊曆法 Bahá'í Calendar
收藏地點|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巴哈伊曆法是巴哈伊信仰的曆法,又名巴迪曆。它是一個平年包含365天,閏年包含366天的太陽曆。每年包含19個月,而每月包含19天,再加上額外的一段時間的「閏日」(阿亞米哈節)。此種曆法裡的每年開始於春分,用巴哈伊紀年來記錄,以西元1844年的3月...


馬禮遜墓園文化地圖 The map of OLD Protestant Cemetery (Macau)
「馬禮遜墓園文化地圖」是一份以馬禮遜墓園為主題的文化地圖出版物,透過手繪地圖的形式,為馬禮遜墓園作一份立體的詮譯。墓園地圖的內容包括墓園的簡介、墓園的空間佈局及建築特徵、長眠於此的人物介紹等。 地圖 紙 / 50cm x 71cm
bottom of page